在线精品图片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综合色产精品色在线_国产一级一级毛片特爽高潮_5g在视影讯5g探花网站关键词_欧美一级片视频中文字幕_亚洲AV大尺度在线观看_免费又黄又爽的视频_久久综合九色综合色鬼_日韩av无码午夜免费福利制服_东京热一本无码av

甘露藏藥

首頁 > 動態 > 行業新聞 > 正文

中醫藥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瀏覽:20033發布于:2019-01-24


中醫藥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中醫藥信息化是實現中醫藥振興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技術支撐,也是體現中醫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全面提升中醫藥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驅動中醫藥現代化,是適應國家信息化發展新形勢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的必然選擇。根據《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國發〔2016〕15號)、《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47號)和《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國中醫藥規財發〔2016〕25號),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十二五”期間,在多方協同推進下,堅持應用驅動,強化頂層設計,中醫藥信息化建設與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啟動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區(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項目,初步建成國家和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基本構建形成了國家、省兩級中醫藥信息網絡平臺。中醫藥業務信息系統不斷豐富,建立和完善了全國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監測網絡、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監測直報系統、國家中醫藥項目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平臺、國家中醫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統以及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與技術服務系統。中醫藥政務信息化得到加強,政務管理和公開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中醫醫療信息化加快發展,組織實施了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醫醫院信息化能力建設項目,開發應用了名老中醫傳承、中醫古籍文獻、中醫輔助診療、中醫慢病管理等一批中醫藥特色業務系統,55%的中醫醫院建立了中醫電子病歷系統,70%的中醫醫院建立了門(急)診掛號系統,75%的中醫醫院建立了住院管理系統,“云中醫”、“網絡中醫院”、“智慧中藥房”等中醫藥信息新業態逐步興起并得到推廣。中醫藥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中醫藥數字圖書館和數字博物館不斷增加,中醫藥知識傳承與傳播更加方便快捷。中醫藥信息化支撐條件明顯改善,19所中醫藥高等院校設立了中醫藥信息學專業,中醫藥綜合統計制度試點建設順利完成,國家中醫藥信息標準研究與制定項目全面啟動實施,初步構建與衛生信息標準相融合的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中醫藥信息化步入加快發展的軌道。

當前中醫藥信息化還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由于起步較晚,長期投入不足,中醫藥信息化基礎設施總體薄弱,區域之間、中醫藥各個領域之間發展不平衡,與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醫藥全面協調發展的目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全行業以信息化驅動中醫藥現代化意識有待增強,中醫藥信息化統籌推進、建設和管理的力度不足。中醫藥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水平有待提升,條塊分割、信息孤島現象依然比較嚴重。一些重點業務領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夠,信息惠民成效還不明顯。中醫藥大數據建設和“互聯網+”發展相對緩慢,中醫藥網絡和信息安全亟待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專業人才匱乏,支撐中醫藥信息化發展的政策機制需要加快完善。

“十三五”時期是中醫藥信息化實現“融入、整合、跨越”的關鍵時期。中醫藥信息化既要解決面臨的突出問題,又要積極應對信息化發展的新情況、新技術、新要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服務惠民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隨著我國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信息化發展道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建設網絡強國,為中醫藥信息化全面發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黨中央、國務院越來越重視和支持中醫藥發展,對推進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提高中醫藥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機遇。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以及中醫藥信息網絡平臺建立并不斷完善,為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打下堅實基礎,中醫藥大數據建設開發和“互聯網+”發展前景廣闊,中醫藥信息化在健康醫療和健康中國建設中將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以滿足人民群眾中醫藥健康需求為出發點,以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為主題,以信息化驅動中醫藥現代化為主線,著力改善中醫藥信息化基礎設施條件,著力提高中醫藥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優化中醫藥信息化發展環境,不斷提升中醫藥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創新驅動。統籌中央和地方,統籌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方法,推動中醫藥理論與實踐不斷發展。

融合共享,便民惠民堅持以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為目標,整合完善中醫藥信息平臺和信息系統,融入國家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緊緊圍繞人民健康服務需求,創新大數據應用,不斷擴展中醫藥服務領域,提供更加豐富、方便快捷的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

規范有序,安全可控。加強標準和安全體系建設,強化安全管理責任,妥善處理應用發展與保障安全的關系,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中醫藥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成統一高效、互聯互通、惠民便民的中醫藥信息業務平臺,創新健康大數據應用,發展“互聯網+中醫藥”,適應深化醫改和中醫藥健康服務快速發展的需求,為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和技術保障。

——中醫藥信息化基礎設施條件顯著增強。以國家、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為核心,建成中醫藥信息業務平臺,與各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提升。

——人民群眾對中醫藥信息獲得感明顯提升。統籌中醫藥政務業務信息化建設,完善覆蓋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信息業務平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中醫藥信息服務有效供給逐步增多優化,均衡化程度明顯增強。

——中醫藥信息化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中醫藥信息化新業態蓬勃發展,“互聯網+”中醫醫療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更加豐富,創新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推進數據采集、體質辨識、疾病診斷、養生保健、康復療養、科普文化等健康服務產業蓬勃發展。

——中醫藥信息化支撐體系優化完善。中醫藥信息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水平不斷提高;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并在相關領域得到推廣應用;中醫藥安全防護能力不斷加強。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中醫藥信息平臺建設。

建設中醫藥信息平臺。聯合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構建中醫藥信息平臺,支持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信息資源共享與交換,做到與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縱向貫通、橫向互通,實現中醫藥與衛生計生業務協同、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中醫藥數據中心之間、中醫藥數據中心與中醫藥機構之間、中醫藥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推進中醫藥信息高效、快捷和安全傳輸。

建設中醫藥數據中心。以中醫藥業務需求為導向,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綠色節能等技術,合理規劃,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加快各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國家人口健康數據中心中醫藥分中心),依托省級中醫藥機構建設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在部分條件較好的地市試點建設地市級中醫藥數據中心。

專欄1  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項目

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

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國家人口健康數據中心中醫藥分中心),構建中醫藥數據處理分析平臺,建成覆蓋全國的中醫藥數據云平臺與共享網絡。

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

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依托省級中醫醫院、中醫藥院校或科研院所,建設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強化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體系建設,與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

綠色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試點

制定綠色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指南,開展綠色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試點,推動節能環保技術產品在已建中醫藥數據中心的替代應用。

(二)統籌中醫藥業務應用系統建設。

建設中醫藥門戶網站群。完善國家和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門戶網站建設,整合政務信息資源,建設中醫藥門戶網站群,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拓寬政務信息傳播渠道,推進中醫藥政務公開信息化,開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和便民服務。推進中醫藥政務協同辦公,推廣電視電話會議應用,編制中醫藥文化數字資源總目錄,構建中醫藥文化素材庫,推動建設覆蓋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終端、平面媒體等跨媒體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

建設中醫藥業務信息系統。按照統籌規劃、分工協作、資源共享的發展策略,組織和引導中醫藥信息業務系統的開發,逐步建立中醫藥信息系統開發與利用框架模型。針對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產業、政府管理、服務貿易等信息化需求,政府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中醫藥云健康、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示范項目,擴建或新建一批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信息化業務系統,全面支撐中醫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基層服務能力、健康服務保障能力、傳承創新能力以及科學決策管理能力。完善中醫藥信息統計制度,建立全國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體系,推進中醫藥與衛生計生統計信息共享機制建設。

建設中醫藥信息資源數據庫。加強中醫藥信息資源規劃、建設和管理,梳理整合現有中醫藥數據庫資源,統籌建設電子健康檔案資源庫、中醫電子病歷資源庫等專題信息資源庫,建立中醫藥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目錄,完善中醫藥基礎信息資源動態更新和共享應用機制,創新運營管理模式。組織和引導開發中醫藥數據資源,全面提升信息采集、處理、傳輸、利用、安全能力,釋放數字紅利,促進信息消費。

專欄2  中醫藥業務應用系統建設項目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電子政務建設

進一步加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和應用,推進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有效聯通。加大電子政務網安全性建設,提高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鼓勵地方中醫藥管理部門利用政府技術平臺,在同級政府網站上開設子站、欄目、頻道等。

中醫藥業務應用系統建設

基于信息平臺業務系統建設: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成中醫藥政務協同服務系統、中醫藥服務項目監督管系統、中醫醫療廣告動態監管系統、中藥品種基礎數據服務系統、中醫臨床業務基本信息共享服務系統、中醫預防保健(治未病)監管與服務系統、中醫藥專科專病信息服務系統、中醫藥經驗傳承服務系統、中醫藥標準服務系統等。

中醫藥公共信息服務系統:推進中醫師資格認證服務信息系統、中醫醫療機構資質認證服務信息系統、中醫藥監督信息數據系統、中醫藥政策法規評估系統、中醫藥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中醫藥科技服務信息系統:推進中醫藥科技管理系統建設。

中醫藥教育應用信息系統:推進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中醫藥文化應用信息系統:完善中醫古籍綜合信息數據庫,推進傳統知識名錄數據庫與保護挖掘平臺建設。

中藥資源應用信息系統:建成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和技術服務體系,建立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系統。

中醫藥服務貿易信息統:建立中醫藥服務貿易統計直報系統

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系統:建立健全中醫藥綜合統計調查制度和全國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系統。

國家中醫藥數據庫建設

整合現有中醫藥數據庫資源,推進中醫電子病歷資源庫、電子健康檔案資源庫、中醫藥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目錄建設,完善中醫藥基礎信息資源動態更新和共享應用機制。

(三)提升中醫醫療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

加快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轉變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理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的流程再造和中醫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加強中醫醫院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以醫院管理和中醫電子病歷為重點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逐步納入區域中醫藥信息平臺和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推動電子健康檔案、中醫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不同級別中醫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中醫醫療機構間檢查結果互認。應用云計算技術開展中醫醫院區域醫療協同信息化建設試點,梳理區域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與管理需求,裝備開放共享、標準統一的中醫醫院信息系統。探索和推廣“智慧藥房”建設,實現電子處方的直接接入,提供包括中藥飲片、中西成藥調劑、中藥煎煮、膏方制作、送藥上門、用藥咨詢等藥事服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健全分級轉診網絡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有效模式,推進公立中醫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轉診預約掛號服務。

加強中醫館信息化建設。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區(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項目,加強中醫電子病歷、辨證論治、中醫藥知識庫、遠程會診、遠程教育、治未病、臨床業務監管等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管理,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到2020年,所有建成的中醫館具備信息化服務能力。

專欄3  中醫醫療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項目

縣級中醫醫院信息化水平提升

按照《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基本規范》《中醫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等,加強縣級中醫醫院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建立和完善以醫院管理和中醫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中醫醫院信息系統,覆蓋臨床醫療、醫院管理、科研教學、輔助決策等業務領域。

中醫醫院云管理信息系統(HIS)建設試點

在中西部省份,依托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開展中醫云HIS建設試點,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標準統一、經濟實用、穩定高效、滿足基層中醫醫院需求的省級中醫藥云平臺,為基層中醫醫院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務。

民族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工程

按照民族醫特點,開發民族醫醫院雙語管理信息系統和民族醫電子病歷。依托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開展民族醫云HIS建設,為民族醫醫院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務。

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項目

建成省級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為中醫館提供中醫電子病歷、辨證論治、中醫藥知識庫、遠程會診、遠程教育、治未病等信息化服務。

(四)促進中醫藥健康大數據應用發展。

 推動中醫藥健康大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加快建設和完善以中醫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核心的基礎數據庫,鼓勵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推進中醫藥健康大數據采集、存儲,打通數據資源共享通道。與國家衛生計生委建立健康醫療數據共享機制。探索推進數字化中醫健康辨識和干預設備、可穿戴設備、健康醫療移動應用等產生的數據資源規范接入中醫藥信息平臺。建立中醫藥健康大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有計劃地穩步推動中醫藥健康大數據開放。

推進中醫臨床和科研大數據應用。依托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加強中醫臨床和科研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推動具有中醫特點的生物信息樣本庫和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建設,提升中醫藥科研效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搭建中醫藥大數據研究平臺,推動科研資源共享與跨地區合作,突破中醫藥健康大數據應用示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性技術問題,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與大數據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構建中醫藥健康大數據產業鏈,發展居家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推動中醫藥養生保健、健康養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健康文化、健康旅游等產業發展。

研制推廣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中醫特色診療、養生保健、康復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重點研發中醫健康識別系統、智能中醫體檢系統、經絡健康辨識儀等中醫健康辨識、干預設備,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適于家庭或個人的中醫健康檢測、監測產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復等器械產品,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為居民提供融中醫健康監測、咨詢評估、養生調理、跟蹤管理于一體的高水平、個性化、便捷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

專欄4  中醫藥健康大數據項目

中醫臨床醫學數據示范中心建設

依托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協同研究網絡,建設一批中醫臨床醫學數據示范中心,集成中醫學術理論、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中醫優勢病種臨床基本診療規律等中醫臨床大數據資源,構建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提升中醫科研能力及應用水平。

中醫臨床科研共享體系建設

依托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鼓勵企業、學術團體等社會力量,搭建中醫藥大數據研究平臺,建設具有中醫特點的生物信息樣本庫、中醫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

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研發推廣

鼓勵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研發,支持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在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康復機構中應用推廣。

(五)推動“互聯網+中醫藥”服務。

發展智慧中醫藥便民惠民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充分利用互聯網企業的技術手段,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鼓勵開展O2O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中醫醫療物聯網和健康醫療應用程序(APP)管理,大力推進互聯網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在線預約診療、候診提醒、診間結算、劃價繳費、移動支付和檢查檢驗結果查詢、藥品配送、隨訪跟蹤等應用,優化形成規范、共享、互信的診療流程。探索互聯網中醫藥服務模式,鼓勵建立互聯網中醫院、掌上中醫院、“智慧中醫診所”。開展互聯網延伸醫囑、電子處方等網絡中醫醫療服務應用,提供長期跟蹤、預測預警的個性化中醫藥健康服務,完善中醫醫療服務與醫保間的智慧支付,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發展中醫遠程醫療服務。實施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引導中醫醫療機構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裝備,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開展遠程會診、影像診斷、病理診斷、中醫體質辨識、中醫經絡診斷、宏觀微觀舌相診斷、手術指導等遠程醫療服務,健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機制。探索建立市場化中醫遠程醫療服務模式、運營機制和管理機制,促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健全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延伸放大中醫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有針對性地促進“重心下移、資源下沉”。

加強信息技術研究能力建設。推進國家中醫藥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強中醫藥信息化關鍵與核心技術研發。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礎作用,建立中醫藥信息化產業創新聯盟。

專欄5  “互聯網+中醫藥”建設項目

中醫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建設

以中醫藥信息平臺為基礎,開展中醫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提供遠程會診、影像診斷、病理診斷、中醫體質辨識、中醫經絡診斷、宏觀微觀舌相診斷、遠程教育培訓、手術指導等遠程醫療服務,并逐步推廣應用。

中醫分級診療信息系統

利用中醫醫聯體、醫療集團等,應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建設中醫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延伸放大省市級中醫醫院中醫醫療服務范圍,有針對性地促進“重心下移、資源下沉”。

國家中醫藥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建設

   依托中醫藥機構建設國家中醫藥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重點研究“互聯網+中醫藥”、中醫藥與物聯網、中醫藥大數據分析、中醫藥云健康、中醫藥移動終端互聯,中醫辨證論治的智能化、數字化等技術。

(六)加強中醫藥信息化保障體系建設。

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構建以院校教育為主體、繼續教育為補充的中醫藥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中醫藥院校教學信息化、現代化和規范化,鼓勵應用在線開放課程。強化中醫藥信息學學科建設,著力培育高層次、復合型的研發人才和科研團隊。推進中醫藥信息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創新信息化人才繼續教育模式。

加強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實用、符合中醫藥特色與規律的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加強中醫藥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換、中醫藥與人口健康信息融合協同的標準制定,開展與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醫保、新農合等互聯互通相關的中醫藥信息標準制修訂,完善中醫藥術語標準、數據集標準等基礎標準。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合作,開展中醫藥名詞術語與信息學領域國際標準制定。成立中醫藥信息標準技術委員會,發揮學術組織、行業協會的作用,開展中醫藥信息標準推廣培訓,鼓勵中醫醫院開展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等,推動中醫藥信息標準有效實施。

加強中醫藥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全面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將中醫藥信息安全納入人口健康信息安全規劃,強化中醫藥信息平臺內容安全和技術安全,鼓勵引入第三方安全評估與監測機構,開展中醫藥信息平臺及服務商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評測以及應用的安全性評測和風險評估,建立安全防護、系統互聯共享、公民隱私保護等軟件評價和安全審查制度。建立中醫藥信息安全通報和應急處置聯動機制,推進中醫藥數據災備體系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的抗毀滅及災難恢復能力。重視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完善網絡數據共享、利用等的安全管理和技術措施。

專欄6  中醫藥信息化保障體系建設

中醫藥信息化人才培養

建設一批中醫藥信息學重點學科,培育高層次、復合型的研發人才和科研團隊,組織開展中醫藥管理和技術人員信息化培訓,培養一批具備中醫藥學、信息學、管理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中醫藥信息標準與規范制修訂

建立中醫藥標準制修訂與應用推廣平臺,修訂《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表》,完成101項中醫藥信息標準研究與制訂項目,發布一批中醫藥信息標準,推動中醫藥信息標準的應用。開展中醫藥名詞術語與信息學領域國際標準制定。

中醫藥信息安全防護工程

開展中醫藥行業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落實情況檢查,鼓勵引入第三方安全評估與監測機構,開展中醫藥信息系統安全性評測和風險評估。研究解決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推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計信息中心建設,建立健全省級中醫藥信息化組織領導機構,完善跨區域、跨部門的中醫藥信息化發展統籌協調與上下聯動工作機制。明確信息化部門、業務應用推進部門、技術支持部門等各主體在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的責任與義務。堅持“建、管、用”并重原則,健全建設、管理、應用推廣和運行維護等方面管理機制。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成立中醫藥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

(二)加大多元投資力度。

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加大對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推動建立與中醫藥信息化發展需求相適應、同建設任務相匹配的財政投入長效保障機制。拓展中醫藥信息化發展投融資渠道,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渠道籌資參與、協作機制,保障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中醫藥信息標準建設等中醫藥信息化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加強中醫藥信息化相關項目的立項與支持力度。

(三)推進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協調發展。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維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網絡安全責任制和問責機制。單位主要負責人是網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統籌協調網絡安全與中醫藥信息化工作。網絡安全工作分管負責人要協助主要負責人抓好落實。責任職能部門和技術支撐機構應做到安全到人、責任到崗。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安全教育和培訓,建立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崗位。

友情鏈接: